龚滩古镇人文(龚滩古镇人文照片)

龚滩镇的历史沿革

1、明万历元年,凤凰山南麓垮塌,山崩裂,巨石塞江,水流湍急,形成险滩;又因此地龚姓人家居多,故得名“龚滩”。雍正十三年以后,以龚滩为中心的商贸集市逐渐完善。光绪三年,龚滩设四川盐务总局,整治乌江境内滩礁,开凿纤道。

2、龚滩镇位于酉阳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也是崇山峻岭中保存完好的一座千年古镇,有“重庆第一历史文化名镇”之称。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山洪暴发,垮塌的岩石填塞乌江而成滩,上下过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渐形成古镇,因当年这里的居民龚姓众多,故名龚滩。

3、历史沿革龚滩古镇,据可考资料已有1700余年。今龚滩,即古涪陵郡汉复县。《寰宇记》:涪陵郡汉复县,属巴郡,蜀立郡于此。贾耽《四夷述》云:“汉复,郡治”。《元和志》“汉涪陵郡也”。《太康地记》:涪陵郡汉复。

4、历史悠久的洪杜县,其渊源可追溯至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当时由彭水、石城县的部分区域划置而成,位于现今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部的洪渡镇。最初的县治设于此地,隶属于当时的黔州,得名于境内的洪杜山。然而,后因某些变迁,县治曾迁至龚端,即现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镇。

5、下罾潭、内口3个乡,1955年上、下两罾及内口3乡合并复置罾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再复乡。1997年,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纸家、周园、山羊井、天池、两狮、内口、木林、楠木湾、石红、中庄10个行政村。将中庄村、纸家村、周园村、天池村、山羊井村划归龚滩镇管辖。

铜仁龚滩古镇介绍,沿河乌江旅游景点

1、龚滩古镇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连全镇。街边是古香古色、临崖高挑的木制吊楼,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中国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

2、龚滩古镇是重庆最有名的古镇,这里有古香古色的建筑,人文气息浓厚,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那么在古镇周边还有没有旅游景点值得一去呢?详情见下文。

3、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背倚凤凰山,面临乌江,依河岸山势而建。龚滩古镇地处重庆酉阳、彭水和贵州省沿河县的结合部,自古就是川(渝)、黔、湘、鄂客货中转站,向南水运可达到贵州的思南地区,向东便是陆路的龚龙古道,到酉阳龙潭,再进入湘鄂等地。

4、龚滩古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乌江画廊的核心景区和旅游胜地,享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美誉。它位于重庆酉阳县,坐落在乌江与阿蓬江的交汇处,距酉阳城区约70公里,邻近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古镇曾是川、渝、黔、湘、鄂交通的重要枢纽,被誉为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

龚滩古镇历史简介

1、历史简介 龚滩,原名龚湍。公元1573年,后山垮崖,滚石塞江,滩陡浪急,便改名为龚滩。上下航运受阻,货到此处,需转船“搬滩”。寻常力夫,脚勤手快,滴滴汗珠,颗颗银两,一时外人涌入不少,靠着一双茧手和一身蛮力,叠起了一座座依山而建、凌空飞架的吊脚楼。坐滩挣钱,故这里有“钱龚滩”之说。

2、龚滩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蜀汉时期,据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汉复县,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酉阳县龚滩镇”,距今大约1800年。唐武德三年(619年)析彭水、石城二县,地置(洪杜县),属黔州。贞观三年(629年)北移于洪杜溪。麟德二年(665年)移理龚滩,即今龚滩镇。

3、具有1700余年历史的龚滩古镇位于酉阳西部的凤凰山麓,地处鄂、黔、湘交界处,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与磨砺,造就了其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据史料载,三国建兴元年,蜀汉置复县于今龚滩,属涪陵郡;到唐德二年,改称洪杜县。

4、古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蜀汉时期,唐朝始设郡县,曾是首府所在地,至今已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古镇的特色建筑尤为引人注目,长达2公里的青石板街道,以及悬挂在陡峭悬崖上的纯木吊脚楼,被誉为建筑艺术上的奇葩,许多影视作品如国画大师吴冠中的《老街》即在此取景。

龚滩的文化简介

1、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龚滩独特的民俗风情。这里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香菌丸子、老蜡肉炒山蕨巴等传统美食令人垂涎;古镇的住宿设施保留了传统韵味,让游客体验到清风揽月、临江听潮的诗意生活。

2、龚滩曾是酉阳重要的通外口岸,水陆重镇。客货车喘着粗气,不停地驶进载出新希望。嘟嘟笛声叭叭车声,昼夜回荡在峡谷上空,让人热血沸腾。2005年彭水水电站修建,老龚滩于2009年原样整体搬迁至下游离原址5公里处的小银滩,也即是人们现在所见的古镇。

3、龚滩镇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独特。龚滩古镇源自蜀汉,置建于唐,曾是郡县首府所在地。至今有1700余年。长约2公里的青石板街和支撑于乱石悬崖的纯木吊脚楼是龚滩古镇两大建筑特色,被有关专家赞为“建筑艺术上的奇葩”,是多家影视剧创作拍摄基地,国画大师吴冠中的《老街》便产生于此。